先念書還是先工作? 不但是要看畢業五年或十年後的成就如何? 還要看二十年、三十年後的成就(簡單說收入)又如何?
如果你想一輩子當職員,那就先投入職場,能先賺多少就多少,往後再看往上爬的機運。如果你想在45歲左右能夠升到中高層主管,那還是先讀到碩博士再工作,雖然起步晚,但是到35-40歲時,公司在選擇培養高層主管時,可從來都是先論學歷。你如果是公司老闆,你是選一個學士,還是選碩士主管,還是博士主管? 沒有老闆是慈善家,從來都是從員工身上的投資,衡量到能從員工身上回收多少? 這是現實。
如果你想當老闆(像我一樣的選擇),那就要倒過來想,早投入職場,選擇機會和事業的領域,累積資本,不論是開小吃店到像郭台銘從沖床加工開始,一台沖床沒幾萬塊,沖一片沖件一塊錢開始,乒乒乓乓,四十年下來積累兩千億家財。王永慶起家前也倒店五次,最後因為存款有五百萬元,被李國鼎看中,分配經營 PVC 管生產,製造出來沒人買,蔣經國又安排市場,王永慶才起家。這些都是機運,但是為富要仁,千萬記得。
年收入四、五十萬,想要買兩千萬的安居之所,看似很難。但是買房不是一蹴可就,都是從小屋換中屋,中屋換大屋,大屋換豪宅。所以房屋市場其實應是換屋市場,要慢慢來。像我大兒子2009年趁房屋低檔,買在重陽重劃區,這幾年房貸還得差不多,把舊屋賣掉,轉來天母買了戶滿意的房子,因為舊屋有賺一些,因此天母的房子雖貴些,壓力還算可以。
我四十年前從學校畢業,只是一個清大學士,退伍後,身無分文(100元積蓄也沒有),因為服役是傘兵預官,月薪一千兩百元,當時從龍潭打一通電話到台北三分鐘108元,車費單趟也要一百多元,一年十個月的兵役熬過來。退伍後,找到一份教職,月薪也有兩萬多元,但是一星期要上32節課,加上南陽街補習班兼課,收入就達三萬元。不過思前想後,我認為人生就這樣,也不是辦法,那要到何年何月才賺到大錢。於是教一年書後,就到貿易公司任職,因為不是本科系,老闆只給六千元,我也幹。直到六年後,我的薪水在換過四位老闆後,才回升到三萬元。但是因緣際會在談生意過程中,認識一位美國客戶,後來在第七年我自設公司後,他介紹客戶給我,逐漸在我離開教職後的第十年,我年收入四百萬元(民國76年),第十一年年收入三百萬元,第十二年年收入兩百八十萬元後,好運結束,台灣的五金工業全倒,移往大陸。我也就結束貿易公司,轉到別的行業。因為這三年賺到本錢,買了辦公室,往後再大風浪也挺過來,如今64歲,提醒年輕人,你們的苦我都經歷過,沒錢租房子住,吃路邊攤的日子也過了,騎摩托車吃風受寒的日子猶如昨天,結婚時我沒積蓄,只有老太工作三年的積蓄四萬元。
抓到人生的機運,就如我大兒子36歲大膽買入4,500萬元的天母住宅,他在復刻我的人生,可能我往日講的人生辛苦經歷,他都看在眼裡,聽在耳裡,因此人生走的比較有把握。當初我是走一步看一步,生怕走錯了路,背後沒有父母的支應(我七歲喪父,母親守寡56年),又有三個小孩要養,老太沒再工作已經三十年。還好,這輩子沒犯太大錯誤,家是撐起來了,強過當初民國49年家父去世時的「家不是家」的狀況。我常跟大兒子說富不過三代,但是要富起來就不只是三代了。我命不好,擔第一代的重任,辛苦一輩子,不菸不酒不花錢,56年下來,才有目前安穩的日子。他還有三十年可拚,看可以更上層樓到如何,然後交棒給剛出生的孫子,人生不過就是如此,到這世上經歷一回後,不知往何處去....
留言列表